“寒旱地區框架結構基礎隔震支座安裝施工技術”順利通過科技鑒定
來源: 時間:2014-12-19 閱讀:0
12月17日,由建設公司技術質量部申請,甘肅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省節能協會組織趙建昌、滕文川等11位專家對建設公司自行研發的“寒旱地區框架結構基礎隔震支座安裝施工技術”進行了科技成果鑒定并順利通過。
這項技術是建設公司在科技創新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其以嘉峪關市酒鋼三中新建校區(一期)工程為項目依托進行應用,在預埋螺栓和測量控制中解決了支墩頂面平整度及軸線位移安裝精度、下部預埋鋼板在混凝土澆筑過程中的抗浮和防扭轉等技術難題,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對保障公共建筑尤其是學校、醫院以及民用住宅的抗震質量,提高磚混結構、框架結構等建筑結構類型的抗震性能做出了貢獻。
該技術是在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地下檢修層所有柱頂設隔震支座,將上部結構與基礎隔開,形成柔性底層,延長上部結構的基本周期,減免共振效應,阻斷地震能量向上部結構的傳遞,減輕震害。一層結構與基礎部分完全隔開,任何部位不得有剛性接觸,包括上下水管道、電纜,一層外挑懸挑板作為隔震溝蓋板,與周邊構筑物采用柔性連接,保證地震作用時上部結構無約束擺動。
由于隔震支座設計所帶來的構件截面減小和用鋼量的減少,大大減少了模板制作安裝、混凝土施工、鋼筋制作、加工水平及垂直運輸成本等,從而降低了工程造價,簡化了施工工藝,具有顯著的社會經濟效益。
(通訊員:何霽耀)